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本文已影响2.62W人 

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儿童哮喘该如何预防?孩子一旦患上哮喘,就很难摆脱。不容乐观的是,近年来患哮喘的孩子一直呈上升的趋势。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区分出哮喘的高危人群,在真正患上哮喘之前,提高警惕意识,防患于未然呢?

哮喘的诊断标准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判断喘息是否易发展为哮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 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 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2.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 还有一些哮喘表现不像上面所述那样典型,比如没有明显的喘息或哮鸣音,则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测,看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

需要符合以上第1~4条的条件,或是满足第4、5条的条件的孩子,可以诊断为哮喘。

哪些孩子是哮喘的高危人群?

哪些疾病易被误诊为哮喘?

哮喘的诊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存在很多个体化差异及其他干扰因素。因此,即使按照以上的标准,仍然不能百分百确诊哮喘,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一般而言,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结核、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都较容易被误诊为哮喘。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其实和哮喘的发病机制类似或一样,只是临床的表现略不相同,处于哮喘诊断的边缘,但是尚不需要扣上哮喘的“帽子”。这类疾病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过敏性咳嗽。

如果被误诊为哮喘该怎么办呢?对于误诊为哮喘的其他疾病,通常通过正规的抗哮喘治疗4~8周后,仍然不能有效控制喘息发作,就需要完善检查,例如肺部CT或者纤维支气管镜明确有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结核或者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了。

而对于哮喘诊断的边缘性疾病,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不喘”的哮喘,发病机制和哮喘是一样的,只是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而不是反复喘息,建议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按照哮喘的正规治疗至少8周;喘息性支气管炎如果1年发作3~4次以上,建议呼吸专科评估哮喘的高危因素,决定是否启动哮喘长期治疗方案;过敏性咳嗽需要严格规避过敏原,避免反复激发过敏反应日后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怎样判定哮喘的高危人群?

国外采用哮喘预测指数(API)来判断是否为哮喘的高危儿童。API指数阴性预测值意义重大,API阴性者95%以上不发生哮喘。

如何判断API阳性

◆生后3年内反复喘息,1年内喘息发作≥4次。

◆具备1项主要指标阳性或2项次要指标阳性,即可判断为API阳性。

主要指标包括:①父母有哮喘病史;②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③有明确的吸入性过敏原致敏的依据,通常是尘螨、猫毛、霉菌等。

次要指标包括:①有食物过敏的依据;②外周血嗜酸性细胞≥4%;③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学龄前儿童具备哮喘的高危因素也不能立刻诊断为哮喘,而是指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以后发展为哮喘的概率是不具备高危因素的儿童的4~10倍。此外,因为哮喘的肺功能损害多见于儿童发病早期,所以API阳性的哮喘高危儿童也提倡按照哮喘的治疗方案进行长期控制治疗。

喘息会发展成哮喘吗?

家长们经常会担心不及时止咳平喘或者反反复复的咳嗽,是不是会引发哮喘?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个逻辑和很多家长认为发热不及时退热就会把脑子烧傻、咳嗽不及时治疗就会变肺炎的认知一样,都是错误的。发热、咳嗽、喘息都只是症状,脑炎、肺炎、哮喘都是具体的疾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高热就会导致脑炎,咳嗽就会导致肺炎,喘息就会导致哮喘。疾病的诊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每天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提示这些疾病的症状出现,而不是在最初有症状时就能给出一个快速结论。

对于经常感冒咳嗽就喘的哮喘高危儿童,则需要提高警惕,比如可以在感冒初期尚未出现喘息的时候,就给予高剂量吸入性激素雾化,或者口服顺尔宁以预防喘息发作,通常预防用药的疗程是7~10天。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的喘息有可能是哮喘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运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当孩子有以上这些情况时,最好及时到呼吸科就诊,遵医嘱进行及时的治疗。

Tips

如何从源头避免哮喘的发生?

目前认为母亲自然分娩,纯母乳喂养孩子,在孩子1岁之内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宝宝在出生早期多接触大自然、避免环境过分干净,也要避免妈妈孕期或孩子童年时期持续暴露于室内、室外的空气污染,这些措施都有可能降低孩子此后患哮喘的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