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课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2.02W人 

观后感一

《同一堂课》是一档原创文化公益类节目,邀请知名学者或艺人,化身为临时“代课老师”, 在三天时间里,在两岸三地不同特质的小学,为学生们上数节语文课,以探索语文教育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聪明和天分当然存在,但聪明和天分需要温度、湿度和土壤。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个人的天赋才能像种子一样慢慢发芽,长成一棵幼苗,到参天大树。”作家刘震云来参加《同一堂课》,是担心中国教育,尤其担心小学生,“老师在讲,他们背着手听”。

王珮瑜讲课文《空城计》,用京剧里的“湖广音、中州韵”把孩子们镇住了。濮存昕去了国家级贫困县,自己动手做戏服、道具,给从没看过戏的孩子带去戏剧教育。张大春则回到家乡济南,讲“有些字年纪比较大,有些字很年轻”,以及“李白眼神不太好”,引导二年级学生写出了人生第一首古体诗;同样讲李白,孟非去台湾排湾族小学,通过诗歌讲述李白的旅行路线图。

徐帆念念不忘《背影》,她从不好意思对父母说“我爱你”,却每天都对女儿说这句话;杨祐宁讲《曹冲称象》,用现场浮力试验发现了三国神童的漏洞……“代课老师”们再次验证,语文课从来不应该是枯燥的背书、抄写。

《同一堂课》的宗旨,是把不同的教育方式带到课堂。“没有人会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濮存昕、刘震云在讲,于丹也在讲。人生是一场中长跑,是持续一生的马拉松;人生要学的所有东西,其实都在小学课本里教过了。

这样的综艺节目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也教育引导了不会和孩子们交流的大人们,值得称赞的节目。

同一堂课观后感

观后感二

今天无意中看到了《同一堂课》中张大春教孩子们唱诗的的片段,不得不说一开始这帮小学生们的背诗方式简直就是我本人了,全班一起卯足了劲儿大声喊,皮一点的时候还要和同桌比一下谁声音更大。

自己读书的时候没觉得,听了他们的夜宿山寺真的是“声”化武器没错了,感觉回到了自己儿时读书的时候。

再一对比后面张大春把这首诗唱了出来,有了抑扬顿挫的调子,整个感觉立马不一样了,想起来当时学水调歌头的时候,老师也是教我们唱出来,还听了王菲唱的那一版,确实觉得这样的形式更有意思,也有助于背诵,不知道大家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会不会教唱诗这一part诶,好奇现在的小学课堂有张大春这种形式来教古诗吗?

感觉这个节目的意义在于引导老师,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用科学的方式引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同一堂课观后感 第2张

观后感三

今天带着侄女看《同一堂课》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侄女也觉得有趣。

本来我对于丹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百家讲坛上讲解《论语》心得头头是道的女学者,没想到当她变身代课老师走进台湾池上小学后,竟然毫无违和感!她在阵阵稻香中带孩子们走进田地劳作,为的是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讲真,我上学的时候也学过这首诗,但是完全没有这种用双手亲自割稻的体验,可以说是超级羡慕这些孩子了!特别是一些本来在课堂里调皮的孩子也不再捣蛋了,大家都超级投入,完全沉浸在割稻的喜悦中。看到孩子们纯粹的笑容,我也不自觉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这种在劳动中读懂诗歌意义的户外体验课好有意思呀,对于丹老师刮目相看了!

为了开拓孩子的思维,于丹课堂上问陶渊明会不会种田这样有意思的问题,

说到陶渊明,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田园派诗人的层面,只知道他会写诗,从没想过陶渊明会不会种田,小学生思路好清晰啊,读着“草盛豆苗稀”就头头是道地分析了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啊!!!

我觉得他应该是会种的吧,感觉可以和他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联系起来了,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可以种大米,就不稀罕官场的俸禄了吧。

同一堂课观后感 第3张

观后感四

看了最新一期的节目,看完心里莫名觉得有点沉重。徐帆班上的孩子们和爸爸的交流都很少的样子,她留给学生们的家庭作业就是各种对爸爸的提问,看的时候就觉得有些问题真的是觉得如果不问我爸,确实自己也不知道。很感触有这样的教育方式,在除了看重学习分数上能关爱到孩子的内心发展是培养一个善良孩子的最好方法。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孩子们主动交流和思考,拉近和父亲的关系,可以说是很棒了。

再就是冯仑让学生们填的父母时间表:不知道大家平时对父母的生活了解的多不多,反正我自己而言,是了解的比较少的,想想总是爸妈会在微信问我在做什么,吃饭了吗,自己却很少会主动问他们,真的有点惭愧。

工作越来越忙,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里早已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我们的爱好、心态都出现了变化,但这些好像并不会和父母说。渐渐地,父母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同一堂课观后感 第4张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