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本文已影响1.09W人 

孩子在学习上为什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呢,其实基本原因是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学习需要督促、作业拖拉、不会的题目不经思考就寻求帮助或被动等待帮助、不愿意预习或是复习,对读书、背书敷衍了事甚至不愿意做……这样的场面很多家长都很面熟。孩子学习不自觉,不打不骂不逼不催不会去做作业,常常为此爆发家庭大战。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能够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呢?我们请“孩子优先”优势性格培育中心技术与教育顾问万洁老师,来为家长把一下脉,开一下处方。

  提醒

  把金钱当作奖励手段,容易让孩子对学习敬而远之

谁拿走了孩子学习的快乐?对于这个问题,万洁老师认为,现在家长们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总是在任何时候都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大人的事情去做,在这过程中,还加以金钱的引诱,甚至把金钱当作奖励孩子学习的重要手段,这更导致了孩子对学习敬而远之的冷漠态度。

万洁老师提及了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位老爷爷家旁边有一群吵闹的孩子,老爷爷不管是生气地责骂,还是和颜悦色和他们讲道理,都无法让他们安静下来。后来老爷爷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他将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谁的喊声愈大,谁就得的奖励多。孩子们很开心,叫得声音比任何时候都大,因为他们都想得到奖励。老爷爷耐心地等待,直到孩子们筋疲力尽了,他拿出家里好吃的糖果,给了那个叫声最大的孩子。一连几天如此,孩子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叫声获得奖励,这时候,老人宣布不再给叫声大的孩子任何奖励,无论孩子们怎样吵闹,他都坚决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不给钱谁还给你叫”,就再也不到老人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让孩子们从玩得快乐,变成了玩得辛苦?万洁老师说,是因为老爷爷把玩和奖励联系在了一起。其实,这也是最常见的家长的误区,通过金钱等各种物质奖励,把本该是孩子自己事情的学习,完全变成了家长的事。这样孩子怎能把学习当成快乐?孩子只会这样想:我学习好了,就会得到物质奖励。当物质奖励不够大时,孩子自然也就不愿意去学习了。长期循环下去,甚至可能会发展到出现如下严重的问题: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什么好处?学习对孩子而言,就进入了成为“一件辛苦和痛苦事情”的死胡同。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自觉学习,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万洁老师认为,主要在于家长要摈弃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四个误区,并灵活学会其中的解决方法,才能真正给孩子营造出一种进入快乐学习的环境中去。

  孩子考差了

  家长很生气

当孩子考了100分,有些家长会说:“孩子你好棒,今天想吃什么?我们带你去吃麦当劳吧!”家长的本意是希望能够让孩子的“100分”延续,却给了孩子一个信息:“如果我考好了我可以吃我喜欢吃的东西,或者可以要父母满足我的什么要求”。这样家长无意中将孩子学习的动机条件化,物质化。而当孩子考砸的时候,家长如果比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愤怒,那么孩子因成绩不佳产生的无奈及羞愧马上会变成对父母怒气的恐惧,“完了,这回考砸了,爸爸肯定要揍我了!”于是,在孩子的心里,学习就成了“为父母、为老师学习”。

  解决方法:

万洁老师说,孩子考好了,家长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成绩和情绪,然后帮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努力:“是什么原因让宝贝这次考好了呢?”很多时候,家长都会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因为考试题目很简单”。事实上,如果孩子不会,题目再简单孩子也会觉得难,孩子之所以觉得简单是因为他认真学习了,认真对待了知识,而且通过努力学会了。

家长可以这样回答孩子:“考得好你觉得很开心,妈妈也很高兴你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个成绩的获得离不开你的努力。妈妈看你之前作业都有很认真地做,老师也说你上课听讲很专心,而且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就相信你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一段称赞中包含了对孩子行为过程的细致描述,妈妈关注到孩子的努力,并首先给予了孩子同等的快乐情绪的回馈,同时告诉孩子成绩是和孩子自己对待它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当然一切的描述性行为都需要建立在尝试的基础上。

  成绩不好的孩子没有上进心

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点是,当面对不好的成绩都不会开心。家长们容易有一个误区,以为成绩不好的孩子没有上进心,没有自尊心。

  解决办法:

万洁老师说,实际上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只是表现得“无所谓”。当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发脾气,责怪孩子没用功,或者很粗心,而是关注孩子成绩考砸了是因为什么问题,把目光放在“解决问题”之上。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应该将横向比较的目光收回来,放在孩子身上,纵向比较孩子的成长和提高。家长和孩子共同的目的都是希望能把不会的知识学会,考试只是检验知识掌握的一个方式,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理应告诉孩子,如果所有的错误都改过来了,仍然可以获得100分!成绩不好的孩子需要很强大的支持,特别是心理支持,成绩不好的原因也很多,协助孩子找出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坐在孩子

  旁边陪学习

有些妈妈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学习,觉得这样便是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但结果却发现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变大了,辅导一下,学一点,经常磨蹭,晚上不到十一点后不完成作业。

  分析: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是一个从“自由生长”变成“规范生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没有过渡的孩子,他们很不容易适应进入小学这样的变化,需要有一段时间让他们接受新的规则。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个过程,希望孩子一上学就把学校的学习和作业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时时叮嘱孩子做作业,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比孩子还要着急检查是不是做错了,要求孩子改正。

其实做作业包括改错都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部分,家长过于主动地对待,如坐陪孩子学习、主动检查作业等行为,都会让孩子的学习变成被动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会着急,哪怕他实际上做得很慢,因为他相信如果没有时间妈妈会催他,妈妈不会让他在睡觉之前还做不完作业,孩子也不会特别认真对待作业,因为作业做完了父母会给检查,反正交到老师那里也会是全对。在被动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感觉的不是学习对于自己的益处或是自己学到知识的快乐,更多的是,学习和作业是为了让家长开心,老师开心。

  解决办法:

孩子的作业应当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由孩子自己检查对错,家长即使发现了,也不用先向孩子指出,让孩子感受到做错了的“自然后果”。孩子第二天上学需要用到的课本、文具、红领巾等,都要让孩子自己准备。

  成绩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有的家长担心,成绩一直都很好的孩子,一次挫败容易让他们丧失信心。他们难以承受压力,容易做出自杀等极端举动。

  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家长一直把成绩当作是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孩子通过成绩来获取别人的关注和赞扬。一旦考砸了,支撑孩子信念的杠杆就会倒下。

  解决办法:

家长应该平心静气告诉孩子:“不管成绩是好是坏,都不会影响我们对你的爱。”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人都有失误的时候,这个失误是可以被接受的。万洁老师强调说,不论是对于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询问“需不需要帮助寻找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